logo

您的位置: 首页 - 系部活动 - 优秀教师 - 正文

基础部优秀教师

发布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27 14 点击数量:

                                 基础部优秀教师

                         发布人:xcb资讯来源:基础部 发布时间:2013-12-16 17:50:08点击数量:3196

他, 就是潜心育人、醉心科研、倾心社会的基础部主任蔺朝国教授。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经过多年的努力成长为:国家级学会副会长、河北姓氏文化研 究的拓荒者、邯郸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邯郸电视台《丛台大讲堂》主讲人、参与策划并成功邀请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父亲来邯郸寻根祭祖……
走近他——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一个高教工作者执着、热忱而又质朴的赤子情怀。
一、潜心育人
教 授,1984年大学毕业至今三十余载,一直在三尺讲台上勤奋耕耘。“精心准备、认真授课、让每一堂课都绽放精彩”,是他不懈的追求。今天的他,知识渊博、 专业精深、授课娴熟、经验丰富。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活跃了课堂气氛,打开了学生思路,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尊重。学生在网上聊天 室里开辟了“蔺老师语录专栏”,对蔺教授讲授的《人际关系学》课程都编成了顺口溜: “人际人际我爱你,我们都爱上人际”;一位张姓的同学说“上蔺老师的课就像是过节一样,特别值得期待。”尽管有些同学溢美之词有点过,但却代表了很多同学 的心声,也是对蔺教授讲课效果的一个诠释。
“学 生喜欢、同行认可、社会知名”,是蔺教授现实情况的真实写照,然而,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学院特质,结合社会需要,开创具有时代性、应用性、实用性的新课 程,是其又一个难能可贵、不得不说的特色。他,是历史专业科班出生、中国近现代史硕士毕业生,多年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课程。他对上 述课程的讲授早已游刃有余,有口皆碑。照常理讲,继续讲授“两课”是其最省心的选择。但是,他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性,另辟蹊径,在全国同类院校中, 第一个开设了两门新课程——《人际关系学》和《策划理论与实务》。
人 际关系是环境,人际关系是资源,人际关系是人在社会上的立身之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是,要把它变为一门学科、一门学问,确实是很不容易的。谈 到开设《人际关系学》课程的初衷,蔺教授深情地说:“1998年,我晋升为基础部师教系主管学生的副主任。上任伊始,就遇到学生打架斗殴,在处理这件事情 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人走到一起是一种缘,没有处理好关系是一辈子的遗憾、同学亲三代亲、冤家宜解不宜结、怀才不遇’等名言名句、历史经验。我希望自己的 学生——学习好、人缘好、发展好,少走弯路。基于上述考虑,开始给学生会、班干部不定期的谈话、聊天,讲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相关内容。日积月累,最终形 成了一本专著《人际关系学十二讲》,并有一些同类院校把我的这一著作作为教材,也开设了《人际关系学》课程。我感到,十余年来,人际关系学课程影响、改变 了无数学子——语言优雅了、举止典雅了、追求卓雅了、表现儒雅了。时至今日,走上工作岗位的许多学生经常与我联系,时时提到这门课程,还常常与我探讨一些 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做人之道,对此,我颇感欣慰与自豪。”
《人 际关系学》这一学科的小试锋芒和初尝甜头,使他更潜心于对学生成才和让学生适应社会的教育。他从自身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的一些活动中体会到,在当今的经济建 设和社会进步中,从政治经济活动到人生创业的奋斗都需要科学的策划。策划无处不在,无人不用;策划可以改变人生,有利于人生的发展,可以使人生更精彩。因 而,学会策划的人,就是一个有科学思维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人说“不学策划能做人,学会策划做能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于是,他就想从学科的角度再 开设一门“策划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希望送给学生两个礼物:左手给他们人脉,右手给他们智慧。愿这两个礼物陪伴同学们走低山头、走平浪谷、走出 潇洒、走出富有、风风火火闯九州。”
正 是为了学生在未来的路上成长、成才,蔺教授又开始了潜心《策划理论与实务》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最终形成了“策划体验”、“什么是策划”、“策划的作 用”、“策划的原则”、“策划的技巧”、“策划人及其素质”、“策划实训”等7个专题、32个学时的一本教材,成为同类院校中第一个讲策划的人,第一个撰 写《策划》著作的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是学生的良师,一如自古书中走来的谦谦君子;亦是学生的益友,那些温和的建议与忠告伴随学生前行。蔺教授潜心育人的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善莫大焉。 
二、醉心科研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升华。没有科研,教学就只能无奈的成为一塘死水 。蔺教授经常有着“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的教育思想。三十年来,他醉心于科研事业,独著、主编、参编出版了26部教材、著作;撰写发表了学术论文34篇;主持了7项省市级课题;参与了多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工作。
教 授醉心科研,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谈及经验,他说:“思路决定出路。一些老师总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嘴,原因就在于眼界不宽、思路不活,倘若换一个角度看问 题,效果就不一样了。以基础部为例,老师们是清一色的数学专业老师,多年来拘泥于理论数学的研究,不要说有什么研究突破了,就是课题立项也成了大问题。” 于是,他启发大家从应用数学角度入手,形势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两年时间,基础部就有10个课题在省市级立项。这是过去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教 授醉心科研,有价值的成果屡屡问世。奥妙何在?他说:“评判科研价值起码有三个标准,即:填补空白、修正错误、整合新说。所谓填补空白,就是从来没有人研 究过这个问题,你是开拓者,不管你研究的成果多么肤浅、多么粗糙,它都有价值;所谓修正错误,就是你研究的课题早已有人涉足,而其提法、结论可能是错误 的,你持之有理,言之有据,去纠正前人的研究结论;所谓整合新说,就是前人在某个课题上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解释,都有道理,但又失之于全,你综合提炼给予新 说。符合上述三点标准的科研成果,就有价值,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教 授醉心科研,可以说是笔耕不辍,孜孜不倦。探究原因,他说:“兴趣、责任使然。我在科研的路上摸爬滚打三十年,先后经历了职称之作、兴趣之作、责任之作三 个阶段。1984年——1998年,是我科研的第一阶段,为职称而职称,在科研的价值方面根本没有考虑太多,稀里糊涂多少年;1998年——2004年, 是我科研的兴趣之作阶段,主要围绕姓氏文化而展开,特别是2001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天涯共此时》栏目播发了我的《邯郸寻蔺记》成果后,研究姓氏文 化的激情越发不可抑止。随后,又在蔺氏文化研究和马氏文化研究领域撰写发表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论著和文章,如:《蔺姓源流及古今名人》、《千古名相——蔺相 如》、《马服君——赵奢》、《蔺相如家谱》等均在业内和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04年至今,是我科研的责任之作阶段。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个人影响 的扩大,使我在姓氏文化研究领域里,也戴上了一些省市乃至全国研究机构的头衔。会长、秘书长、理事这些看似带有光环的称呼,其实是一份更大的责任。以蔺相 如文化研究为例,我知道自己已经处于第一方阵的专家队伍行列,身后有几十万人在推着你往前行走,不走都不行。先是2006年9月,策划和组织了‘中国·邯 郸首届蔺相如文化论坛’;紧接着2007年8月,又参与策划和组织了‘中国·古县首届蔺相如文化高峰论坛’;2009年又在湖南浏阳策划和组织了‘中国· 浏阳首届蔺相如文化研讨会及蔺相如家谱首发式’活动。规格越来越高,人数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这就使蔺相如文化的研究越来越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几年 来,我在动员学者、族人在弘扬蔺相如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倾心社会
熟 悉蔺教授的人,都知道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段话:父母给我生命,老师给我知识,组织给我机会,同事给我支持,朋友给我掌声,家庭给我温暖。蔺教授说自己始终 有一种“感恩情结”,这源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至今仍然记得自己贫寒的出身,好人的资助。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回报社会,造福百姓。
怎样回报社会,造福百姓?《从山沟里走出的大学教授——蔺朝国》电视专题片,为我们诠释了他的所思所想所为。
他, 摒弃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为科研而科研的做法,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民生”的主题,先后主持、研究、撰写了《挖掘历史文化新亮点、激活邯 郸旅游业》、《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经济新农村》、《创精品、显亮点、促发展——马氏宗亲邯郸寻根旅游路线图设计》等报告,积极为地方政府和乡村发 展出谋划策,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坚守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的科研理念,始终不改“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民生”的初衷,历经千辛万苦,  想过千方百计,费尽千言万语,终于将一个个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邯郸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挂牌了,邯郸的祥瑞之山“紫山”开发了,龙凤山风景区名气更大了,蔺相如文化园区建设启动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辛苦一份回报。潜心育人,收获的是同学们的成长;醉心科研,赢得的是同行的认可;倾心社会,回报的是社会的赞誉。报纸上有名,广播中有声,电视里有影,这就是知天命之年的蔺教授。
今 天,当辗转走过人生的一道美丽风景时,他又开始畅想下一站的绚丽风光。作为历史学教授和河北姓氏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将凭着对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无限 热忱,用真情和汗水继续谱写一曲曲动人的敬业之歌,用智慧和实干描绘一幅幅奉献者的优美画卷,用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北这片承载着他 理想的热土。
四、附录
蔺 朝国,男,汉族,河北省磁县人。河北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中共党员,历史学教授,邯郸市跨世纪学术带 头人。曾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现任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邯郸影视艺术家学会名誉主席,邯郸市姓氏研究 专业委员会主任,邯郸市将相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邯郸决策》特约研究员,中华龙文化研究会理事,赵文化研究会理事,邯郸地方文化研究会理事,《邯郸社会 科学战线》理事。
三十年来,他醉心于科研事业,独著、主编、参编出版了26部教材、著作;撰写发表了学术论文34篇;主持了7项省市级课题;参与了多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工作。
五、所获荣誉
1、1999年11月,获得“邯郸市第二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荣誉称号
2、获1999——2000年度“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3、获2001年度“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4、获2002——2003年度“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5、获2002——2003年度“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6、2002年2月,获“河北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7、2006年,获“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创新创业特别奖”荣誉称号
8、获2008年度,“邯郸市教育局嘉奖”
9、2008年4月,“马氏祖源地——紫山开发案例”获“第二届中国优秀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银奖”
10、2008年4月,“马氏祖源地——紫山开发案例”获“首届河北策划节经典案例奖”
11、2009年6月,获邯郸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12,2011年10月,获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第六届大学生创业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奖
13、2012年3月,获邯郸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4、2012年6月,获中共邯郸市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郑 丽,女,汉族,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数学教研室教师,中共党员。郑丽同志出生于1974年10月,1996年11月入党,1997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 大学数学系,同年10月到邯郸大学(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参加工作,期间参加了山东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研究生班的学习,并于2004年获得山东大学理 学硕士学位。
自 从参加工作以来,郑丽同志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共 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学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同志,科研上勇于创新、勤于钻研、致力于教学教改的研究工作,深受学生、同事 的好评,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郑丽同志是省级精品课的主讲教师,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获得了邯郸市“三育人”先进个人称 号,2009年被评为邯郸市师德标兵,2011年获市嘉奖。郑丽同志多年来一直担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 及省级一、二等奖。另外,郑丽同志在教学教改上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教材多部,主持主研省市级课题多项,并获得省市级教学 成果奖多项。
思 想上,郑丽同志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观,理想信念坚定,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郑丽同志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总是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培养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放在首位。
教 学中,郑丽同志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勤奋任教,不断提高个人理论素质和思想修养,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考勤制度,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备课、 上课,每年都会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郑丽同志平时通过课前课后的交谈和课上的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他们认清自己肩负的重任, 要求他们珍惜学习机会学好本领, 为以后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教学中主要担任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微积分》、《工程数学》、《经济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数理统计》 等,每次课前都能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课堂讲授中尽量细致、详尽,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将知识点和教学难点、重点进一步得到 强化,让学生的学习更扎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通过认真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誉。
科 研上,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郑丽同志积极探索教改,探索数学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 热烈回应。郑丽同志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坚持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平时经常翻阅各种专业书籍,给自己进行知识“充电”,她注意积累和总结,取得了丰硕 的科研成果。她认为,作为高校的教师党员,带头搞好科研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郑丽同志利用数学建模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教改项目并获获河北省第六届优秀教 学成果奖三等奖。她还是省级精品课程课程《应用数学计算方法》的主讲教师,近年来主持了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两项,其中《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数学实验课的 研究》获邯郸市第三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另外还主持两项省级课题,主研六项省级课题,主研三项市级课题。近几年郑丽同志与教研室同事一起指导学生参 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得河北省一、二等奖,2009年和2013年还获得了全国一、二等奖。近年来,郑丽同志公开发表论文十多篇,与同事 们一起针对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参与主编了五部教材,其中一部获邯郸市第三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身 为一名党员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服务人民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积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切实地把党的正确决定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认真恪守职业道德,用自身的形象去影响群众,使群众了解学校的情况,理解领导意图,在促进群 众与领导的交流与沟通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了群众的力量,带动群众积极完成党和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 象,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无 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郑丽同志都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去面对,以百分百的热情对待工作,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和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以自 己的所言所行去影响带动周围的人,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认真地履行了一位优秀党员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教书育人,无愧我心”,郑丽同 志始终坚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冀ICP备09045227号-1 冀ICP备05002796号-1
Copyright © 2006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渚河路141号 邮编:056001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